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章(1 / 2)





  还记得在代数课上遇到过的经典问题吗?水以一定速度进入某容器,并以另一个速度离开,求该容器何时变空。唔,对于我正在进行的“马克·沃特尼别死”工程来说,这个概念至关重要。

  我需要制造卡路里,足够延续1387个火星日的卡路里,直到阿瑞斯4抵达。如果阿瑞斯4救不了我,我还是得死。一个火星日比一天长39分钟,也就是说,一共有1425天,那么,我的目标就是:凑足1425天的食物。

  我有大量的复合维生素,比所需多两倍还不止。另外,每个人食物包里的蛋白质都是正常所需的五倍。省着点用,我的蛋白质补给应该够用四年。我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都不缺,最缺的是卡路里。

  每天我需要1500卡路里。我手头的食物能撑400天。那么算一下,要让我活1425天,接下来每天我得制造多少卡路里呢?

  我来帮你算。答案是大约1100。在阿瑞斯4抵达之前,我要让我的小农场每天产出1100卡路里,才能活到那一天。实际上还要更多一些,因为今天已经是sol25了,可我还什么也没种。

  对于我62平米的农地来说,平均每天能产出288卡路里。为了生存,我需要将现在的生产计划翻两番。

  这意味着我需要更大的种植面积,以及更多水浇灌土地。问题得一个一个解决。

  我最多能整出多大面积的农地呢?

  栖息舱共有92平米地表面积,假设我全能用上。

  另外,还有五张空床铺。假设我把它们也铺上土。每张床大约2平米,加起来就多了10平米。现在,我们一共有102平米。

  栖息舱里还有三个试验台,每个大约2平米见方。我得留一个,另外两个也可以铺土。那么,又多了4平米,106了。

  我有两辆火星漫游车,它们都有加压密封系统,这样的话,乘员在进行长时间地表活动时就可以脱掉太空服驾驶。它们的内部空间太紧凑,没法栽培作物,况且我很可能还要用到它们。但两辆漫游车都有应急三角帐篷。

  用三角帐篷作农地地基的挑战不小,但每个帐篷展开来都有10平米。假设能把所有问题都摆平,它们就能贡献20平米,农场总面积就能有126平米。

  126平米的农田,这还差不多。但还是没有足够水分来浇灌这么大面积的土地,就像我刚刚说的,事情得一件一件来。

  下一件需要考虑的事:能以多高效率种植土豆?我刚才计算时所参考的是地球上的土豆产量。但那些土豆农民并没有面临生死存亡的压力。能有更高产量吗?

  首先,我可以关照每一株豆苗。我能把它们播种得规规整整,照顾好每一株,不让它们相互争肥。再就是,在它们发芽破土之后,我可以将其移植和深埋,上面还能复种幼苗。对于一般的土豆农民而言,这么做太不划算了,因为他们要对付的是几百万株豆苗。

  我承认,这样种植将耗尽土壤肥力。任何农民都知道,这么干的话,12年内他的土地就会贫瘠得像个大砂锅。这绝不是什么可持续农业。但那又怎样呢?反正我只需要存活四年就够了。

  通过这些方法,大概能提高五成产量。考虑到我可以拥有126平米农田(基本上是当前62平米的两倍),我应该每天能产出860卡路里。

  这进步真不小。虽然还是有可能闹饥荒,但生存时间大大延长了。我有可能挣扎在饥饿边缘,但也许不至于完全饿死。我可以通过降低运动量来减少所需的卡路里。还可以将栖息舱的温度提高到平均水平以上,这样的话,身体就不用产生那么多热量来维持体温。还能砍掉一条胳膊来吃,给我补充相当一部分卡路里,同时还将降低我的总体需求。

  不,不,开玩笑的。

  这么算还真能清理出那么大的面积种地,貌似很合理。问题是,水从哪儿来呢?从62平米扩大到126平米,10厘米厚,我需要另加6.4立方米的土壤(估计得铲死我),也意味着得再来250升水。

  留下的50升水是为了防止水循环装置故障应急用的。那么,就所需的250升水而言,我缺整整250升。

  我晕。睡觉先。

  日志:sol26

  真是一个累断老背的高产日。

  我实在是受够了不停地推算,与其颠来倒去地琢磨怎么弄到那250升水,还不如干点实际的。就算它们现在既干燥又没用,我还是得想办法把这么一大坨土弄进栖息舱。

  在累趴下之前,我往舱内运了一立方米的土壤。

  接着,一阵小沙尘暴刮了大概一小时,把太阳能电池板全盖住了。我不得不穿戴整齐,再来一次eva。整个过程烦得要死。清扫那么一大片太阳能电池板极为无聊,也极为累人。活儿一干完,我就钻回小小的栖息舱,来到农场上。

  是时候再次加倍培土了,我打算今天搞定。花了大概一个小时。再有一次加倍,土壤就能进入实用阶段。

  另外,也该准备种子了。经过加倍,已经有了足够的培土,即便有一小块空着,我想问题也不大。我手里共有12个土豆。

  这些土豆既没有干燥冷冻,也没有覆膜,我实在是走了狗屎运。nasa为什么会送来12个没有冷冻的土豆?为什么这些土豆会和我们一起待在增压舱内,而没有跟其他物资在一起?因为我们执行地表任务的时候正赶上感恩节。nasa的心理学专家认为,过节的时候我们大伙儿一起做顿饭会对大家有好处。不光是为了吃,重点在于做。这里面肯定有什么逻辑,但谁在乎呢?

  我把每个土豆切成四块,确保每块至少有两个眼。眼是将来发芽的地方。我先晾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让它们变硬,然后在角落种下去,尽量错开空间。上帝保佑,小土豆,我的小命全靠你们了。

  通常来说,土豆需要90天才能完全发育成熟。但我没有那么长时间。我要切开这一小片地里长出的所有土豆,再播种到余下的土壤里去。

  只要将栖息舱的温度调高到25.5c,植物就能长得更快。此外,舱内的照明也能提供大量的“日光”,我也会给它们提供足够的水分(这个得好好想想)。这里没有坏天气侵扰,也不会有害虫作祟,更没有任何杂草争肥。所有养分都是它们的,它们理应茁壮成长,在40天内长出块茎。

  我不得不承认,以上这些对于农民马克的一天来说,实在是够丰富了。

  晚上饱餐一顿,我应得的。还别说,我今天烧了这么多卡路里,得把它们补回来。

  我在刘易斯指挥官的物品里一阵乱翻,最后找到了她的个人数据棒。每个人都能带上自己喜欢的数字娱乐,我实在是听够了约翰森的披头士合集,看看刘易斯都有些啥。

  垃圾电视剧。她存的全是这类玩意。数不清的全套剧集,年代老得不成样子。

  得啦,讨饭的还能挑食不成。今天就看《三人行》吧。

  日志:sol29

  过去几天里,我已经把所需的土方全部搬了进来,桌面和床铺都清理出来作好准备,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堆上沙土了。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水分浇灌,但我已经有了些点子。我承认都是些相当差劲的点子,但毕竟也是点子。

  今天干完的大事是装好了三角帐篷。

  漫游车的三角帐篷什么都好,唯一的问题是:它们本是按照应急用途设计的。

  通常而言,你把三角帐篷丢出来,就得马上钻进去,接下来就是等待救援。它的气闸很简单,只有阀门和两道门。进气闸室,均压,开门,进气闸室,均压,出门。这个程序意味着每次进出都会损失很多空气。可我每天至少得进去一次。每个帐篷的总容积并不大,这么频繁的空气损失我可受不了。

  我花了好几个小时想办法让帐篷的气闸连上栖息舱的气闸。栖息舱一共有三个气闸室,我很想让其中两个和帐篷对接。能连上的话就太棒了。

  郁闷的是,帐篷的气闸只能和其他帐篷的气闸对接!帐篷里面可能会有伤员,或是出现太空服不足的情形,得有办法在不让人员暴露于火星大气的前提下,把他们弄出来。

  三角帐篷的设计目的就是让你能在里面待着,直到其他队友前来营救。栖息舱上的气闸则要大得多,和帐篷上的完全不匹配。想想也是,实在是没有任何道理要把帐篷和栖息舱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