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节(1 / 2)





  延平帝无子,临川王世子是和他血脉最近的子侄,也是最有可能继承大统的人。更勿论世子本人文武双全,姿容绝世,能嫁给他,真真是直上云端,通了天的福气。谁不羡慕福襄郡主的好命?

  郭燕娘酸溜溜地道:“若不是你没能托生在王妃娘娘的肚子里,哪轮得到她?也是临川王府在京城,不知道她的德性。”

  孟葭掩住她的口,不高兴道:“你再乱说我可要生气了。我拿什么和姐姐比?”

  郭燕娘不服气:“你哪里比她差?我就是心疼你,她要真嫁了临川王世子,以后,岂不还像现在一样,高高在上,想怎么欺负你就怎么欺负你?”

  孟葭面上闪过黯然,口中道:“姐姐不是这样的人。”

  “不是才怪。”郭燕娘恨铁不成钢,“不是我说你,你这性子怎么像面团儿一样……”

  说话间,一个侍女悄步走近,附耳对郭燕娘说了几句。

  “此事当真?”郭燕娘眼睛一亮,拉着孟葭道,“走,我们去看热闹。”

  孟葭诧异:“什么热闹?”

  郭燕娘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你的造化来了,有人看见郡主……”她掐住话头,一脸幸灾乐祸,“算了,口说无凭,你跟我去看就知道了。”

  客院。

  年年暗咒一声,眼疾手快,拉起被子挡住自己,还下意识地为男主也遮了遮,避免了春光外泄,这才抬眼看去。

  门口站着一群锦衣华服的少年男女,一个个都呆若木鸡地看着屋里的情形。

  空气中的尴尬仿佛已凝成实质。

  对面,一个娇娇小小,穿着粉色掐腰窄袖织锦褙子,葱绿刺绣马面裙的娇俏少女忽然愤怒地叫了起来:“你,你们,好不要脸!”

  沉寂被打破。被郭燕娘拉着匆匆赶来,站在人群最后的孟葭回过神来,上前劝说道:“莹姐儿,你冷静些。”随即低头捡起脚边华丽异常的大红凤穿牡丹广袖流仙裙,面带担忧,柔声开口道,“姐姐先把衣裙穿上吧。”

  莹姐儿冷笑:“我怎么冷静?她明明知道我马上就要和聂大哥定亲了,还做下这等事来。她对得起我,对得起段世子吗?”

  话音未落,一道温煦动听的声音在众人身后响起:“谁对不起我了?”

  莹姐儿回头,眼睛一亮:“段世子。”

  那人微微一笑,笑意却未达眼底,一只宛如白玉雕就,骨节分明的手朝孟葭伸去:“给我吧,你们先出去。”

  孟葭不敢违拗,将广袖流仙裙递给他,拉着不甘心的莹姐儿,和其他人一起退了出去。

  那人向年年看来。

  年年望向他,微微晃神。原因无它,他生得实在太好了,浓密的秀发色泽如墨,雪白的肌肤宛若牛乳,修眉如画,星眸含光,只那样含着浅浅笑意地站在那里,便如芝兰玉树,气度高华,叫人不敢轻亵。

  她眼眶发红,委屈地唤道:“段琢。”

  来者不是旁人,正是她已经行过纳采之礼的未婚夫,临川王世子段琢。

  段琢穿一件紫金暗绣薄氅衣,金冠束发,玉带围腰,勾勒出窄腰长腿,高挑身姿,静静地看向她,矜贵卓然。

  精致华丽的广袖流仙裙搭在他臂上,他不紧不慢往榻边而来。暗金祥云纹小牛皮皂靴在青砖地上踩出蹬蹬的声响,一声声如踩在心上。

  脚步声在床榻边停下,衣裙展开,温柔的声音响起:“福襄,过来。”

  年年下意识地看了聂轻寒一眼。聂轻寒目光与她相接,平静无波,仿佛眼前的尴尬对他全无半点影响。

  段琢的眼中闪过一丝阴霾,又说了一遍,隐隐含了不悦:“福襄,过来。”

  年年接过广袖流仙裙,藏在被中窸窸窣窣套上,这才起身,慢吞吞地越过聂小乙,找到自己的绣鞋踩下。

  段琢抬手为她理了理凌乱的鬓发,随即,攥住了她的手。

  年年的手被他捏得有点疼,秀眉微蹙:“世子……”

  他低头看她,笑不达眼底:“我记得福襄从前一直叫我阿琢的。”

  年年咬了咬唇,乌黑浓密的长睫珠泪莹然:“我们,还能回到从前吗?”

  段琢握住她的手蓦地一紧。

  外面,莹姐儿高亢的声音传入:“孟葭妹妹,心慈也要有个度。事到如今,你还要为她说话?她这些年处处针对聂小乙,难道不是因为在意他?否则,她向来眼高于顶,岂会和聂小乙这种出身的纠缠不清?她根本就是喜欢聂小乙,存心破坏我们的亲事。”

  段琢面上的淡笑渐渐消失,见年年蹙眉含泪的模样,烦躁之色一闪而过,猛地将她的手甩开。

  年年踉跄一步,脸色苍白地扶住床柱,心中给自己的演技点了个赞。

  *

  “听说没,郡主要嫁给那聂小乙啦。”

  “真的假的?”

  “真,真的不能再真。段世子原本不是来求亲的吗?事情发生后,当夜就气走了。第二天王爷把郡主的婚期定了,就在十天后。”

  “这么急?”

  “出了那种事,王府的脸都丢尽了。正好聂小乙要去京城准备明年的春闱,王爷发话,让郡主跟他一起回去,眼不见为净。”

  “那婚礼岂不是都来不及准备周全?”

  “可不是嘛,郡主从前何等风光,可怜如今落到这个地步。”

  午后的气温越发炎热,烈日高悬,蝉鸣阵阵,地面蒸腾着暑气,正是一天中最叫人倦怠的时候。几个小丫鬟在树荫下躲懒,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桩轰动王府的大事。

  杏雨楼中纱帘轻垂,香雾缥缈,柔和了刺目的阳光。屋中各个角落都摆上了冰盆,丝丝凉气传出,驱散了令人难耐的燥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