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在古代行商这些年_107





  “他可买了?”

  “买了多少?”

  “咱这儿有二十多台了,都买回去才好。”

  “买了五台。”宋菽道。

  “五台?那得有我们村!”一个皮肤黝黑的木匠说。

  “你来的晚,你们村得排后头,该给我们村才是。”另一个瘦高个儿的木匠道。

  “你没有,咱们村大,得要两台。”一个嗓门粗重的铁匠嚷道,他手里还拎着打铁的大铁锤。

  “呵呵,一个个来一个个来,怎么也得先相河,再我们村,然后才是你们。”彭师傅笑呵呵地道,看向宋菽,这最后拿主意的还得是宋四郎。

  打算做这代耕架的时候,宋菽犯了很久的愁。

  一来这代耕架需要资深木匠和铁匠,不是他相河村里找几个人就能搞定的,二来这每一台都价钱不菲,人工加材料起码两三千钱,这可是笔大款子。相河村的村民们凑巴凑巴也许还能凑出个一两台,可其他村子就难说了,现在多得是吃不饱的村子,哪里能一口气拿出这么多。

  但若这些村子都拿不出钱买,宋菽弄这代耕架似乎也意义不大了,他弄这东西的初衷本来就是为普通农户着想,希望他们种起地来轻松一些。

  后来跟宋阿南说起此事,他倒提了个主意。

  宋阿南吐出两个字:“杨剑。”然后比了个杀猪的手势。

  宋菽茅塞顿开。

  对啊,这些富户们有钱嘛,他们也有地需要耕,这牛多贵多麻烦,用代耕架就很好,而且只此一家,贵一些也无妨。

  于是宋菽挥挥手,给代耕架的价钱翻了个翻,又跟彭师傅及他找来的木匠铁匠说好,他们跟着他做代耕架,只要有富户来买,他们买一台,他这边便送一台,优先送这些匠人们所在的村子。

  匠人们听见不只自己有工钱,村子也能跟着得好处,都满口答应着住了下来,每天卖力得打着代耕架,等着那些富户肥牛上门挨宰。

  张富户乐呵呵地抱着代耕架回去,他的佃户们省了力,也消停下来不再喊着要耕牛了,其他与他交好的富户地主们见了,也纷纷来找宋菽买。

  来的都没有只买一台的,多是要上个三五台,甚至九台十台。宋菽那点存货很快销售一空。

  而他答应了那些匠人们的代耕架,也纷纷就位。

  相河村率先多了一台公用代耕架。

  “我们都能用吗?”有人惊叹。

  “宋四郎可真大方。”

  “大伙儿用的时候当心些,先来先用,得按时还,家家户户可都等着它耕地的。”村长受宋菽之托代为管理,此刻出来说了一番话。村民们纷纷响应。

  之后,彭师傅的村子,那粗嗓门铁匠的村子,瘦高个儿木匠的村子,黑皮肤木匠的村子里,都一一收到了来自宋家的代耕架。

  这可是六千钱的大家伙啊!大家伙儿见了它,都不敢摸,用起来更是小心翼翼。

  这些村里有许多人还买不起牛,都是用人力耕的地,一趟春耕下来,手上肩上都是水泡,疼得很。有了这代耕架,大家耕地也轻松了许多,而且这架子是公用的,大家伙儿便也干脆不分彼此了,相互帮衬着一起耕地。有那么几人专用代耕架,一户户耕过来,另一些人则聚起村里原有的牛,多少分担一些。

  往年痛苦繁重的春耕顿时变得不那么辛苦了。

  除了大涂县,也有周边县城乃至恒州县郊的富户们来买代耕架。师傅们日以继夜,却还是力不从心。宋菽跟彭师傅商量,看能不能再找些更远村里的木匠来,彭师傅有些为难,更远的村子他就更不常去了,就算有木匠也不认识啊。

  两人一同犯起了愁。

  *

  不久,村长找上了门来。

  “宋四郎啊,是这样。”他搓搓手,有些不好意思,这事情实在不好开口。

  “怎么了?”宋菽前一晚被严卓拉着讨论了大半宿数学题,这会儿脑袋里全是加减乘除,晕得很。

  “那个山槐村你知道吧?就悦行市再过去那地儿。”村长说。

  宋菽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好像听过,又没什么印象,便问:“他们怎么了?”

  “是这样,他们村长托我来问问,可能送他们一台?我说这事儿得宋四郎决定,东西是人家送的,我哪好插手是不?可他们村的确困难,这村里的男人都走光了,去年收成就差,这春耕再弄不好,就够呛能吃饱了。”村长一边说,一边观察宋菽神色,若不是对方村长实在形容得太惨,他绝不会来开这个口。

  “行啊。”宋菽一听这个,脑袋里的加减乘除顿时散了个精光,“让他们派个木匠来我坊里干活,之后有了代耕架会优先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