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风华绝代小后妈[年代]第44节(1 / 2)





  程山噗嗤就笑了,想了想,好像也是,不写程山就写程山媳妇,反正他也逃不掉。而且这古灵精怪的点子也就她能想得出来。

  几个孩子放了学还要玩一会才回家。

  程白杨刚进家门就喊着:“饿死了饿死了!”

  “我也饿!”舒兰和程白鹭也喊饿。

  自从上学以后,孩子们好像更容易饿了。

  以前在家疯跑疯玩,上学以后明明是坐着听课,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舒月给他们每人拿了一块自制的南瓜糯米饼,入口香甜,粉粉糯糯,三小只立刻大口吃了起来,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程白杨吃完以后又要一个,问舒月:“小妈,你最近好像很忙,也在学习吗?你的书看上去不如我们的好学。”

  舒月告诉他们:“对!我学习是为了一项伟大的事业。过不了多久,你们就能经常吃到鸡肉了!”

  民以食为天,天大的事儿当然是伟大的事业。

  程白杨听到吃鸡就两眼放光,光是想想就能勾得口水流出来。举起小爪子表示:“我支持你,小妈!那你努力,我要天天吃鸡肉!”

  八字一撇还没画完,豪言已经放出去了……

  只能努力的搬砖,不,养鸡了。赶紧让王水生帮忙先把种蛋或者鸡苗弄来。

  只要能圆上,就不算大话。

  第43章 绽放 三小只学习各有所长

  九月底的枫明岛进入秋季, 早晚微凉,中午不再闷热,海风吹拂的人心闲适安宁。

  可岛上的军嫂们却蠢蠢欲动、干劲十足, 在场地建成的这天,早早就来报到。

  方大嫂是召集人,自然也是这次养殖场的总负责人、场长。她们之前商量了,为了区分于部队的养殖场, 特意给新的养殖场取了个名字, 叫“绽放”。

  这个名字,是舒月取的。

  灵感来源于她与程山初见之时。那时候,程山觉得她是个徒有其表花瓶。

  但她觉得当花瓶也没什么不好。既然是花瓶,那就得摆上花,还得是“绽放”的花儿。

  所以, “绽放养猪场”、“绽放养鸡场”就这么诞生了。

  这个名字一听就具有一股勃勃生机, 大家都说不错,方大嫂就拍板定了下来。还让关处长给做了个牌子分别挂在养猪场和养鸡场的门口。

  养猪场和部队的挨着, 小猪崽们是刚出生没几天的, 这些“新兵”直接就能上岗开养。鸡舍这边离养猪场有一段距离, 场地比养猪场还大,但是一切要从零开始。好在第一批准备的三百只本地鸡种蛋已经提前孵化上了,算着时间大概再有一礼拜就能陆续破壳。

  舒月之前集思广益做了一个完整的方案。方大嫂按照方案将人员分配下去,六个人去养猪场,那边先由郑水清带领着大家养。

  郑水清给大家做了一遍简单的介绍, 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 给每个人分配了任务。他现在是技术专家,兼顾两边的养猪场。

  剩下的人都去了养鸡场这边,门口挂着“绽放养鸡场”几个大字。

  方大嫂给大家分配任务, 并让舒月负责财务、物资、其他后勤等事宜。

  底下又有人小声咕哝了一句:“怎么好活儿都给她了呀,我们都是脏活累活。”

  一看,又是孟婉柔。

  孟婉柔之前在医务室当护士时,口碑就不太好,她的态度总是一副不乐意,别人欠她的样子。

  旁边的张大嫂是个直性子,她有点看不惯,便说:“人家小舒跑前跑后的,还出主意、把咱们组织起来,她不当谁当啊。再说我们也不识字,别的活儿也干不了。”

  孟婉柔阴阳怪气不改:“我又不是不识字,财务记账我能干,就是没给我机会呀。”她一直想去商店当售货员,却没等到机会。来养鸡场也不是真的为了来养鸡的,还是希望谋个好差事。

  舒月听着听着,突然怀疑她是不是某本年代文里的降智女配,说话一点情商都没有。艾冬雪小声跟舒月说:“原来她姑父是旅长,她姑姑对她跟她亲妈一样,在岛上可神气了。”

  那就不奇怪了,可能是个没头脑又自视过高的娇小姐。要是放一般人,也不会好好辞掉医务室的工作。这年头有那么一份正经有编制的工作不容易,也不是随便学个护士就能去当的。而且还听说她上护校最后一年赶上大运动,其实都没毕业。

  舒月看她那样子,不作死就不会罢休的,索性让她早点商场,省得以后再出幺蛾子。

  “我干什么都行,重要的是咱们养殖场搞好。”舒月这话虽然有点茶味,但她是真心的。她只希望把工作干好,不喜欢参与各种斗争。

  众人一听,都被感动了,舒月这段时间忙前忙后她们本来就看在眼里。再这么一说,就从她脸上看到了几个大字: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好同志。

  再看看孟婉柔……精神境界简直云泥之别。

  舒月这么一说,方大嫂本想驳斥也没直接驳斥,无奈道:“行吧,大家公平竞争,你和舒月一起,你管财务,她管其他的。咱们还缺个技术员,谁技术过硬,也可以来报名,现在就先舒月兼着。但是有一点,如果干不好的话,我可就不客气的开人了。谁都不能给咱养殖场拖后腿。”

  方大嫂本来就不喜欢孟婉柔的姑姑,更不喜欢孟婉柔这种性子,姑侄俩性格还真像。

  小鸡还没孵化出来,所以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便是伺候种蛋。按照分工,三个大嫂一组,负责大约一百只种蛋,分别放在几个木头箱子里,底部铺上棉花褥子,上边开着电灯泡照射。

  另外的两个人,一个人打扫整理鸡舍,一个将准备好的玉米粒碾碎,加上麦麸等,就是小鸡们的饲料。

  孟婉柔一直跟着舒月,舒月走到哪儿做什么,她就跟着走到哪儿。不过跟舒月心态不同,舒月是看哪里需要帮忙,她可是把自己当领导视察工作。

  ……

  张大嫂碾完一半玉米粒就用了半天时间,她问舒月:“这是多长时间的饲料”

  舒月一看也有些纳闷,“总共这些?这能吃多久?”

  舒月的笔记里有写大概一只小鸡一天吃多少,再一算发现差的挺多。她们找方大嫂,方大嫂说她知道饲料不够,“得想办法自己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