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9章(1 / 2)





  “虽然没能进入剧组,但我说喜欢您的电影不是假的,希望您的电影票房大卖。”

  “这个经历会让我记在心里一辈子,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和艾曼纽·贝阿特促膝长谈。”

  艾曼纽·贝阿特非常难过,因为她觉得这是她的责任。

  她问导演,“真的不能都留下来吗,他们也是很棒的小伙子。”

  “事实上也不是没有可能,群演的戏份可以吗?”霍恩导演慢吞吞地问道。

  伊恩和克里斯托弗本来以为一定要收拾东西走人了,没有想到还可以留在剧组,群众演员也不错,对于他们来说,能在塔玛拉·霍恩的电影里担任群演,也是一次不错的人生经历。

  二人非常高兴,当即拍胸脯表示保证随叫随到。

  ————

  is,世界知名电影学府,法国灿烂的电影史上,注定会有属于is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它或许迎来了建校以来名气最大的新生,执导过多部卖座影片,包括今年夏天席卷全球的好莱坞商业大片《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天才导演,塔玛拉·霍恩。

  在法国,塔玛拉·霍恩拥有着寻常导演难以企及的人气,她的追随者遍布法国每一个角落,甚至在is,很多授课导师都是霍恩作品的爱好者。

  难以相信,这样一位享誉全球的导演,竟然还会上学。

  就连自认为颇为了解霍恩的法国媒体也闹不清楚,他们的小甜菜在想些什么?

  多年之后,法国《巴黎日报》刊登了作者署名为“塔玛拉·霍恩”的一篇散文,该报主编亲口证实,该文却是法国导演霍恩亲手所写,目的是为了规劝她一位辍学的影迷,重返校园、好好读书。

  从文章中,媒体隐约找到了当年成名已久,执导过诸多佳作的天才导演霍恩,执意考is的原因。

  【“……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我接触的越多,就越发察觉自己的浅薄,荣誉只能代表我的过去,奖杯是无法保证我在未来也同样优秀,我知道自己需要开拓眼界,需要学习,也需要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应该和我一样年轻,且有许多想法,我们可以平等交流,在eicar,因为我的年轻气盛,这样的机会我没有抓住,我错过了很多获取知识的捷径,也错失了很多与人交流的机会,当我意识到问题时,错误已经不可挽回,幸好,因为儿时的梦想,我从未放弃过考取is,我知道,那或许是我唯一可以纠正错误的机会。”——摘自法国导演塔玛拉·霍恩《我为什么上学》】。

  is录取非常严格,学生数量严格控制,所有学生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几乎没有任何捷径可言。

  就拿导演系的学生来说,很多学生虽然入学前没有苔米名气大,但也获得过不少荣誉和奖项,甚至在许多被is入学考试刷下去的年轻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业内看好的明日之星。

  和eicar导演系的学生刚刚摸到导演门径相比is导演系的学生绝大一部分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导演,这些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很多人的作品已经可以窥见导演自身的风格,他们到这所全球知名院校的目的,大多与苔米相同,深造学习、交流经验、开拓眼界。

  ☆、第96章 入学

  is录取非常严格,学生数量严格控制,所有学生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几乎没有任何捷径可言。

  就拿导演系的学生来说,很多学生虽然入学前没有苔米名气大,但也获得过不少荣誉和奖项,甚至在许多被is入学考试刷下去的年轻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业内看好的明日之星。

  和eicar导演系的学生刚刚摸到导演门径相比is导演系的学生绝大一部分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导演,这些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很多人的作品已经可以窥见导演自身的风格,他们到这所全球知名院校的目的,大多与苔米相同,深造学习、交流经验、开拓眼界。

  is入学考试考试历时四个月,每年学院招收的学生只有四十名左右,摄影、编剧、导演、美术、制片、剪辑六大专业各招6名,场记专业两年一招生,仅限于女性,报名学生年龄必须在27岁以下,对于法国学生,这所精英电影学校不收取任何费用,对于外国留学生则收取高额学费。

  这样极为苛刻的入学条件,有效保证了学校的生源质量。

  苔米因为新片《拥抱》稍微耽误了入学时间,开学一周后,才来到学校。

  作为is这届新生中名气最大的学生,苔米受到了多方关注,首先就是来自同校学生的注目礼。

  早在入学之前,大多数新生或通过报纸,或通过杂志,知道大导演塔玛拉·霍恩将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不少学生为之兴奋,因为他们当中不少是霍恩作品的推崇者,霍恩的电影有一种残缺的美感,她总是将美好的事物塑造的有缺憾,但就是这样残缺美的镜头语言,却给予很多在专业方面的启迪,让他们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得到了灵感。

  一些面临毕业正在拍摄毕业作品,或是已经毕业的学生得到消息,也赶到学校,就是为了得到和时下最红的导演塔玛拉·霍恩交流机会。

  蕾贝卡·斯洛托维斯基,1980年出生于法国巴黎,在师范学院取得现代文学教师头衔后,考入is剧作戏,自06年开始陆续和多位新生代导演合作,并创作多篇电影短片剧本,在业内也算是小有成绩。

  “自从开学后,我每天都在期待我们的见面,我叫蕾贝卡·斯洛托维斯基,现在是一名编剧,但是不排除不久的将来,我会成为一名导演,很高兴见到你,霍恩。”

  蕾贝卡是个打扮很酷很漂亮的女孩,言谈举止都透着一股自信。

  虽然电影这一行,男女比例差距很大,除了场记,几乎没有一个领域是以女性为主导地位的,但在法国,仍有许多女性克服重重困难,成为出众的导演,蕾贝卡的梦想并不是那么遥远,毕竟她已经成功踏入这一行,成为一名专业的剧作家。

  苔米一贯不擅长和陌生人打交道,听到蕾贝卡的“宣言”,她也只是笑了笑,“我也很高兴见到你。”

  然后就一句话都不说了。

  蕾贝卡来之前就做了准备,她早就知道塔玛拉·霍恩不善言辞,也不太好打交道,不过这不要紧,她上前走九十九步,对方只要走出一步,这事儿就算成了。

  第一次见面,人家冷淡也是很正常的。

  蕾贝卡并不感觉是热脸贴到冷屁股,反而继续兴致勃勃的找话题。

  “你是eicar毕业的?那所学校怎么样,我有一个朋友对那所学校也很有兴趣,听说每个月都要布置拍摄作业,那你们岂不是很忙,每天都要有拍摄任务,那你怎么拍电影长片,请假吗?”

  蕾贝卡又说了一连串。

  “额,eicar确实有很多成片功课,可以几个专业合作,那个很容易,没什么难度,我剪辑水平不错,很容易将几个镜头拼接成一部小短片。”

  苔米慢吞吞地说道,她的咬字很清晰,语调也很寻常,可蕾贝卡还是从中听到了一种属于大神的嚣张。

  尤其是那句“那个很容易,没什么难度”,深深打击到了蕾贝卡。

  要知道,她在学校常常为几分钟的小短片剧本绞尽脑汁,还常常被老师训斥剧本干巴巴没什么意思,可是塔玛拉·霍恩不仅自制自导,还担任编剧,在她苦于没有灵感时,人家已经写了好几个电影长片剧本了。

  人和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蕾贝卡突然不想和霍恩交流了,因为她怕自己因为嫉妒,将这个在大师之路火速奔驰的天才导演,掐死在崛起之路上。

  不过此时不太会看人脸色的苔米却有了几分谈话的性质,她开始滔滔不绝说着她的作品她的电影和她的理念,中间不忘记讲述她拍摄电影的经验,蕾贝卡一边为不虚此行感到庆幸,一边被年轻的霍恩导演打击的体无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