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节(1 / 2)





  为显公正,集雅书院还严格设置了考试,经义、诗词、算学是为基础,另外还可再选书画、弹琴、棋道等科目一显身手。又按照年龄分了三组,九岁以下为一组,九岁至十三岁为一组,十三岁至十五岁的一组。

  经过选拔,入选的女学生有百余人人,大约七八十人是出身贵族世家的小姐,剩下的方是平民的女儿。玉儿珍儿宝儿经过谢如冰大半年的教导,发奋之下,也刚好过了考试,入了书院。

  书院选址位于汴河之畔,离贵族世家所住之地颇近,又有青山绿水的雅趣。

  到了开学这一日,恰逢二月底,早春时节,阳光明媚,空气微润,冰河消融,柳芽吐绿,正应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俗语。

  集雅书院为了避免一众女学生只顾着打扮穿衣、互相攀比,是早早地就定做了一批衣裳,统一了大家的服装。学生的衣裳是月白织花的外袍,穿着显得人格外的水嫩。女夫子的衣裳是宝蓝织花的长袍,显得庄重。

  一大早,集雅书院的大课室里就坐满了人。人人肃然而坐,等待曹大家的到来。

  谢如冰也站在廊下,与一众夫子站在一起。郭慕梅就在她的身边,轻声对她说道:“真高兴我们又在一起做夫子。”

  谢如冰对郭慕梅微微一笑。

  不一会,曹大家到了。她年约五十,一身蓝袍,形容瘦削,腰板笔直,神情颇为严肃。她环视了一周,将女学生和女夫子都纳入了眼中,方不疾不徐道:

  “承蒙圣上与皇后娘娘的恩德,集雅书院得以成立,目标乃是集天下之钟灵毓秀,弘女子文雅贤德。女子读书,虽不能科举入仕,但是女子读书明理,于你们自己于家室于大周,都是有利之事。在此,老身提醒各位注意,遵守院中规则,否则就逐出书院!”

  曹大家讲完,就请各门科目的夫子上前,介绍给众人认识。

  待介绍到谢如冰和郭慕梅的时候,女学生的眼神就微微有些变化了。女学生中有好几个十四五岁的,此刻看到这般年轻的女子做了自己的夫子,很有些不服气。

  左小姐左含章坐在人群中,想起自己在冬日宴上被谢如冰落了面子,心中十分不快。

  谢如冰教授算学和杂学。杂学且不说,算学却是左含章自己擅长的,便是父亲也对自己的算学赞不绝口。

  眼看谢如冰就比自己大几个月,左含章不相信她在算学上的造诣会高出自己很多。

  只不过是趁着圣上的恩典,混了进来。

  左含章决定要教训教训谢如冰。她琢磨着这些年自己看过的怪题难题,等会上课,她就“请教”谢如冰去!

  待介绍完毕,上课就正式开始了。谢如冰的第一节 课,就是给十三岁以上的学生讲授算学。

  课室里三四十名学生,都盘腿坐在自己的案几之前。课室两侧是窗户,悬了湘妃竹帘,遮挡了外头的风和阳光。

  “算学,想来各位都不陌生。在日常中,应用甚广。各位小姐将来都是要做当家主母的,府内的日用开支、铺子的收益、田庄的地租,少不得要略知一二。至于其他的,计算天文历法、知晓工程安排等等,更是少不得算学。我会主要给你们讲账册相关的算学,将来你们管家理事时不会受到蒙蔽。”谢如冰简明扼要地说道。

  她昨夜本有些紧张,对着讲课的内容背了又背。此刻,到了临场,她却突然放松起来,对着学生们侃侃而谈。

  “算学的用处,并不完全在于算术,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识别问题根源的所在。将来各位小姐主持中馈,很可能遇到种种问题需要辨别,算学或可帮助一二。”谢如冰面带微笑,道。

  “我且出两个问题,你们来算算看,究竟该如何解答。”谢如冰声音婉转,娓娓道来。

  一众学生在家都学过算学,又经过考试,一听谢如冰说要出题目,都提起了笔,等着记录。

  第一次上课,总要在同学面前挣个面子,在夫子面前露个脸。

  “有三人去客栈投宿,一晚三十两,三人各出十两。掌柜收了钱,又道今日优惠,只取二十五两,余下五两交店小二退还。店小二偷取二两,退回三人每人一两。此时,每人花去九两,店小二持有二两,共二十九两。问还有一两在何处?”

  “府中采购去市场购葱一百斤,问葱几元一斤。卖葱者道,十文一斤,一百斤一千文。采购问,葱白葱绿单卖否?卖葱者道,单卖,葱白七文一斤,葱绿三文一斤。采购称葱白五十斤,葱绿五十斤,共五百文。问为何只用五百文就买到了一百斤葱?”

  题目数字都很简单,可是跟此前众人所学的算学却有些不同。众人拿着笔,在纸上涂涂画画,苦思冥想。虽学过算术,可是大多数人的精力都在诗词曲赋上头,对于算术不过是略通皮毛罢了。

  左含章自诩算学天赋异禀,第一道题,她略一想,也就明白了。然而第二道题,她却是解释不出所以然来。

  过了约莫一刻钟,谢如冰问道:“可有人解答?”

  室内一时静默,无人作答。

  左含章慢悠悠地出声回答道:“第一道题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一两去哪里。三人一共给了二十七两,正是二十五两在掌柜口袋,二两在店小二口袋。”

  谢如冰笑道:“左小姐说得很对!”

  便有学生不满,嘟囔道:“那夫子你怎么出这样的题目,混淆视听!”

  谢如冰正色道:“我方才说了,你们将来主持中馈,家中奴仆难道从来都只说真话?你们可得辨别才行。”

  有了第一题的答案在前,众人也醒悟过来,这题目或许用了障眼法。很快,有学生脆生生地道:“谢夫子,第二题我知道了!”语气中是难掩的兴奋之意。

  “说说看。”

  “一斤葱,是半斤葱白半斤葱绿,一斤葱十文,那就该是半斤葱白七文半斤葱绿三文。所以,卖葱者自己给错了价格了。”女学生十四五岁的模样,语速很快,颇为爽利。

  左含章一听,也恍然大悟。顿时又觉得有些羞恼,这题目竟是先被一个市井女子给解出来了!

  解题的女学生是商贾之女,名唤苏莺莺,与宫中苏淑嫔同宗,算是苏淑嫔的族妹。

  她家中经商,自小耳濡目染,对于算学最是感兴趣,当下对谢如冰十分佩服,道:“谢夫子,这太有用了你可多教我们一些才好。”

  谢如冰道:“大家可是看到了?我出这些题目,是提醒大家,算学不止是算数。真的算账,家中自有账房先生。但是,当家理事,却得能辨别真假对错。”

  众人觉得谢如冰说得有理,都收起了先前的轻视之心,专心听课。

  独有左含章,仍是不服。不过就是障眼法,拿来糊弄人,还冠冕堂皇。她就要给谢如冰一个实实在在的题目,叫她算不出来!

  到了课间小休之时,众人都在前后左右说着话,谢如冰坐在上首喝水润喉,忽而见到左含章走上前来,道:“谢夫子方才讲得极好,小女子心中佩服。恰好,前几日我遇到了一个问题,困扰了两日,恰好今日向夫子您请教。”

  她声音不大不小,足以叫室内正在讲话的人听得清清楚楚。

  课室里的说话声渐渐平息了下去,最终安静得落针可闻,人人都望向谢如冰和左含章。

  作者有话要说:

  学霸本色来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