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6节(1 / 2)





  姜银君抱着孩子看她,“叫你男人跟你一块儿去。”

  “没事儿,我就自个儿走走。”

  “那你注意安全!”姜银君想着都是家门口,也出不了什么大事,就坐屋里去看着两个口水蛋子。

  小巷子里倒是有人挎着篮子,里头都是一些自家发的菜,杜梦闲挑了些豆芽,又大街小巷的瞎转悠,然后往筐子里塞了两斤五花肉并四个猪蹄,这才晃悠悠的回家。

  “呀,供销社有猪肉卖了?”

  “哪儿能呢,有我也抢不到啊,这是人家乡下底下的,自个儿挎着篮子来城里换点钱。”杜梦闲笑道,“还有猪蹄呢,跟黄豆炖一炖指定好喝!”

  姜银君点点头,也没多问。

  杜梦闲松了一口气,感谢一键杀猪,这玩意儿只要避着点别常吃,谁都认不出来这是哪头猪身上的!

  “这个五花肉给你贺叔做,他虽然手艺不怎么样,但是红烧肉炖的老道。”姜银君把肉洗干净切块,然后拿料给腌上,又把旁边的大蒜拍了放到切好的鸡蛋盘子里,“你先吃,我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思思他们待会儿也该醒了。”

  杜梦闲点头,然后把黄豆泡上,这才洗干净手去屋里看了看。

  大约是知道今儿菜品不错,两个宝贝难得的没在饭点醒来闹的妈妈不好吃饭,嘴里吧嗒吧嗒的嗦着,杜梦闲把孩子放在床上,又掀开门帘子,对着里屋的门坐下吃饭,这样孩子一有动静她就能看着。

  虽说四口人,可桌上也就三盘菜,一盘炒豆芽,一盘红烧肉,还有一大碗的猪蹄汤。

  三个人都紧着她一人吃,杜梦闲有了一丝负罪感,“妈,贺叔,你们别都留给我,我喝两碗汤也就够了,红烧肉你们吃,第二顿再热可没现在的好味道了。”

  她觉得自己现在跟养猪似的,胃口大,爱吃肉。

  吃完后进屋奶孩子,伏城摸了摸孩子的小黄毛,“明儿我出去转转,城郊附近总归能买到鸡的,再混搭着你那儿的,总不至于叫一家子吃点东西都舍不得下筷子。”

  “我跟你去吧,那里……也不是多好,麦子和玉米还是有的,尤其是玉米特别多,咱拉几口袋回来,骑上自行车,肉类的就猪肉鸡肉方便一点,牛肉的话有点烧手,等以后再说,我瞧着眼下不仅是我需要进补,你们也一样,孩子再过几个月也能吃辅食了,鸡蛋黄也能吃,这些都缺……”

  前两天贺求平有些低烧,也没敢碰孩子,还是伏城好说歹说的把他带医院去检查了一下,人家说这是要多吃点好的补补,年轻时候伤了底子了。

  “也不能光靠你,咱们还有积蓄,农村里头都有存粮,首都比别的地方消息更灵通,人也活泛,好东西也不缺。”他带上了手套,“我今儿先去探探路,不管怎么样,总得找个出处。”

  两口子心里实在是愧得慌,要不是姜银君昨儿拿着证明给他们,他们还不知道贺求平都把自己这唯一的一套小院子过户到他们两口子的名下了。

  所以不管是为了这份心意,还是看在如今继父的名义上,他们都不能对老人有什么懈怠。

  至少好处是实打实的,这个没得说。

  尤其是杜梦闲,她比谁都知道首都这个地方一套小院子的价值,姜银君是有亲儿子,所以给的心甘情愿,可贺求平不是。

  甚至为了把他们捞回来都提前退休了,于情于理的,伏城都得把人当亲爹。

  杜梦闲脑子转的飞快,伏建国知道后估计得气死。

  “跟妈他们说一声。”然后拿出自己做的钱包,“多带一点,宁愿富余也不能缺了,要是有合适的今天也能买回来,我看妈有时候对着厨房叹气,有房子也没粮食……”

  粮食这种东西,不是你有钱想买就一定能买到的。

  第50章 姜银君的报复

  伏城骑上车就出去, 杜梦闲把孩子哄睡之后,就拿出布来裁衣裳, 顺便把今年带过来的棉花都整理好, 先把家里两个老的能用到的给分出来,之后才开始给孩子做小被子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活儿。

  家里头虽然粮食不怎么够了, 可姜银君面上不显,没在儿子儿媳妇面前露出忧心,就是杜梦闲每日里多餐她也照常送过来, 时不时的过来瞧一下孩子。

  看她进来, 杜梦闲就把一旁用旧布扎着的棉花拿出来, “妈, 这棉花和旁边的布您拿过去跟贺叔一人做一身袄子,我的手艺不行,做不来衣裳, 您别只顾着给我们俩,这两年您给我们做的还多着呢, 眼下剩下的这么点正好给孩子一人做一床被子。”

  “我们有衣裳穿的。”姜银君面上笑眯眯的, “不过这是我儿媳妇的孝敬, 我也不能拒绝, 免得你伤心。”

  杜梦闲乐了, 婆媳俩就坐在床上穿针引线, 一个做衣裳,一个做小被子。

  又说着巷子里哪家孩子也从乡下回来了,姜银君不免想的有点多, “个王八犊子,我儿子好好的大学生,非得给弄到乡下去,还把学籍给消了!”

  人生不是一丁点挫折都没有,受一点挫折可能更有利于成长,但这并不是伏建国这个当爹的能把儿子好好的大好前途给毁了的理由。

  杜梦闲咬断了线,对于这一点没发表什么意见,“贺叔跟阿城不也说过吗?往后也有机会再上去。”

  至于说为什么先休学后消学籍还有腿受伤这件事,杜梦闲也没吭声,毕竟那是伏家的事,伏城这个当儿子的都没主动跟亲妈说,她一当儿媳妇的就更不好多嘴了。

  姜银君一愣,“也是!但总是想想就不甘心,就算是前头也不是那么好考的……”

  小半辈子都过来了,钱不钱的这件事情上姜银君没那么多的执念,就是想要粮食。

  伏家好歹前头靠着她姜家攒下那么多钱,现在全家包括两个大宝贝都有可能饿肚子的情况下,伏家要是有存粮,她指定有法子弄到手。

  可想想伏建国那一心在女人肚皮上的脑子……姜银君也无语。

  你当时就不能多存点粮?

  所以姜银君才恨啊,钱没了不要紧,但你得有粮啊,像她家当初置田置业的时候也没忘了存粮啊!

  果然是靠吃软饭发家的,一点远见都没有。

  “好好攒劲,家里的事有我们呢,你贺叔最近也在跟老同学联系,风向越来越明朗了,到时候你们两口子要是都能考上,孩子我们带!你们就安心的读书去,往后也能给孩子拼搏出一个好的前程来。”

  “我没什么底子。”杜梦闲叹了口气,“当初那位把我们弄下去的时候……妈您也知道,我家是山沟沟里的,也没什么文化,更是没识过字。跟阿城结婚这么些年,他照着课本一字一句的教我才有了点底子。当初那位为了叫我们下乡顺利,又为了叫阿城没有好的妻子帮助,硬生生的给我弄了个初中文凭,然后先是把我们俩定死了都弄到乡下去报上名了,之后才把结婚证弄下来……我怕考不上辜负了阿城这么些年对我的用心。”

  唐丽兰的心眼子估计都用在这上头了,她还知道已婚的知识青年一般都是不会报名去乡下的,所以在伏城学籍被消了之后只留了个高中文凭,先给他报上了名,又走关系把她弄了个初中文凭也报上名。

  两个单身青年弄到一块儿之后,又为了堵死伏城以后靠着妻子娘家的助力回城,再把他们钉上结婚证……只是没想到,他们俩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而她跟伏建国俩人因为当时的环境原因双双被弄了下来,眼下还得靠着他们。

  “不怕。”姜银君安慰她,“一年考不上不还有两年,我跟你贺叔都是念过书的,再加上阿城也有底子,你又不是那种蠢笨不堪的,总归会有机会的。”

  “嗯,我会用心学的。”杜梦闲扭头看着床上的两个宝贝,“就是为了孩子我也会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