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在古代行商这些年_62





  所以他也没打算再费时间教,就由已经熟练了的他与三娘负责。

  流水线当日开工,刚开始大家不熟练,速度稍慢,但因每人只负责一步,反复操作后很快熟练起来,几乎不用过脑子就唰唰唰地完成了。整条流水线逐渐顺畅,一批批月饼接连出炉。

  第二天一早,宋菽交付了第一批月饼——八百个。

  为了装月饼,望海楼请人制了一批木盒,上面雕了嫦娥与玉兔的花样。月饼一到,望海楼的伙计齐齐出动,将四百个豆沙月饼与四百个肉馅月饼分别装进木盒。

  这木盒只有一层,共四格,装两个肉馅,两个豆沙。木盒盖上,再放进缎面的盒子里,系上丝带,一盒的价钱接近两百文。

  这绝不是普通百姓能买得起的,但照样销售一空。各路富户客商中秋本就要送礼,这新奇又应景的吃食自然是上好选择。许多人十盒二十盒地订,也难怪望海楼预订的那一千个月饼,顷刻间就没了。

  这批八百个一出,一部分最早付定金的买主当天就拿到了货。

  有人顶不住好奇,立刻打开一盒,先给自己来一点,尝尝鲜。望海楼的伙计早受过提点,看见有人要开动,立刻上前道:“客官,这月饼热着吃更鲜美,我给您拿去火上烤烤?”

  “行啊。”客人交给他。

  不一会儿,冒着香味的热腾腾的月饼端上。整个望海楼大厅都是那味,引得在场的食客纷纷询问伙计,这又是什么新吃食?

  伙计指着海报说,喏,是月饼。那相河村的宋四郎新做的,可好吃了,它的形状与颜色都似满月,寓意着团团圆圆,中秋将至,用来送人再好不过。

  这么一来,又有一些人前去订购,还有那第一批拿到的,尝过后又订了一批。他们这些客商富户常年做买卖,天南海北地跑,交友极广。

  这过年过节的少不了要送礼,便干脆都买了月饼,让手下伙计一个个送去友人家里,也好让人知道自己惦记着他,来日做生意也少些为难。

  这些收了礼的人家也许不在大涂县,可他们一尝这月饼,酥脆鲜甜,这样的点心他们从未吃过,当下便派人快马来到大涂县,订下个十盒百盒。

  宋菽的作坊日以继夜,望海楼的三千枚月饼终于全部交付。

  宋菽松了口气,点点钱帛,打算把今日的工钱都发了,让大伙儿也能早早去休息。刚舒展了一下腰背,却见望海楼运食材的骡车转进村口,李管事远远下了马,小跑着过来。

  宋菽有点想逃,虽然赚钱很开心,但他已经烤月饼烤到想吐了!

  “宋四郎,您那月饼真是太受欢迎了,还有人家从恒州派了快马来买。劳驾可否再加两千个?价钱什么的好商量。”李管事陪着笑道。

  宋菽:猝。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支持,么么哒~

  第28章第二十八桶金

  院墙外传来更夫的脚步声,敲着梆子,拉长声调喊道:“天寒地冻。”

  四更,夜最深的时候。

  坊内街上,空无一人。褚宁推开褚宅后头的一道木门,溜了出去。

  昨日他陪阿娘上街买布,布庄的老板汪掌柜正巧在,同是大涂县有名有姓的人家,他们彼此都认识,他阿娘便与其寒暄了几句。

  说话间,谈到近日风靡全城的月饼。

  月饼本只有望海楼一家在卖,两百文的高价让大多普通百姓望而却步。汪掌柜颇得意地说,他与宋四郎关系好,直接与他订了两千个,不日就要在他的葱油饼铺卖。

  他的月饼不用木盒缎面,六文钱一个,普通人家也能尝个鲜。

  他订的时候已经晚了,月饼的工价涨到两文钱每个,可比一开始望海楼买到的要贵上不少。汪掌柜有些惋惜,但并不如何抱怨,有了这单月饼,他的葱油饼铺又能实实在在出一波风头了。

  “听说宋四郎那儿日夜赶工,工人都请了好几波,真可称得上盛况空前啊。”汪掌柜指挥伙计给他们买的布匹打包时,与他阿娘感叹道。

  褚宁先前只当听个新鲜,可被他这句话勾起了兴趣,他幼时见过宫里的御膳房,两百多人忙忙碌碌,非常壮观。不知这山野里的月饼作坊,又是何等情景。

  若与阿娘阿翁报备,他们定不让他去,所以他干脆收拾了一个小包裹,趁着夜色溜出了家门。

  包裹里放着一套替换衣裳,还有一把他最喜爱的菜刀。

  “你可是往相河村去?”

  褚宁第一次自己出县城,只知相和村在县城东面,却不知道具体要怎么走。趁夜色出行的人极少,他在城门口徘徊良久,才看到一个推着摊车出来的小郎君,连忙上前问道。